如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汉方药
多数的汉方药都需要与患者本人的体质及症状相符合才会发挥其最大的功效。 在辨别个人体质的时候,需要使用汉方独特的一种"指标"。精通汉方的医师都是基于这种"指标"来给患者开出最适合的汉方药。
汉方所指的"体质"是什么?
在汉方中,基于其独自的理论有一种原创的判断体质的"指标",即"证" 和"气、血、水"。 在汉方中,不仅是针对每个人的病情,而且还需根据他们的体质来开相应的汉方药。
因此,有时即使是治疗痤疮,也会检查腹部;治疗体寒,也会询问生理(月经)情况等。询问或者检查与病情症状看似无直接关系的部分,其实是为了判断患者的体质,从而开出最适合的处方药。
"证"指的是体力,是对抗疾病的抵抗力
"证",换言之,是指"患者的状态(体质、体力、抵抗力、因人而异的症状特征)"。 它是根据患者诉说的症状和体格因素确定的。 从而根据其"证",开出最适合的处方*。
因此,即便是相同的症状,如果自己的"证"和另一个人的"证"不同,那么汉方处方自然也会不同。 所以对自己有效的汉方药给具有相同症状的另一个人服用,对他可能是无效的。
- 也有不考虑"证"的因素,直接根据症状开汉方药的特殊情况。
"证"有"虚"和"实"之分
"证"有"虚"和"实"之分。我们称体力充沛,抵抗力较强的人为"实证",体力相对较弱的人为"虚证"。

监修医师 新见大夫的评论
“在开汉方药处方时,此类病证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例如,葛根汤是治疗感冒的经典名方,但是葛根汤用于体力较强、肠胃功能较好的患者,不用于肠胃功能较差、很快出现腹泻之类的虚证患者。换句话说,因葛根汤而腹泻的患者可以说是虚证。
"气、血、水"是衡量身体不适的原因指标”
"气、血、水"是衡量身体不适的原因指标。 从汉方角度来看,我们的身体健康是由"气、血、水"3种不同的要素通过顺畅的循环而维持的。若是某一部分缺少,停滞或是有偏向性,则会引起身体的不适或者引发某种疾病。为此,汉方会对体内"气、血、水"的情况进行诊断,从而探究病因。
*也有不考虑"气、血、水"的因素,直接根据症状开汉方药的特殊情况。


- 气虚
无力,体乏,食欲不振 - 气滞・气不顺
头痛,咽喉部异物感,呼吸困难,腹胀等 - 气逆
上火,心悸,出汗,焦虑等。

- 血瘀
月经异常,便秘,腹部按压时疼痛,色素沉淀等 - 血虚
贫血,皮肤干燥,脱发,血液循环不良等。

- 水毒・水滞
水肿,头晕,头痛,腹泻,排尿异常等
"证"和"气、血、水"在汉方中尤为重要
汉方主要通过判断"证"和"气、血、水"这2种指标来决定开什么样的处方。 为了进一步判断最适合该患者的汉方药,还有一种称为"四诊"的独特的诊断方法。
*也有不进行此种诊断的情况。
"四诊"分别是什么
-
望诊
是对病人的面色、表情、神态、姿势、体型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有时也会观察舌头,进行"舌诊"。
-
闻诊
包括听患者声音的大小和高低、语言、咳嗽、咳痰、以及呼吸声等。有时也需要嗅患者的气味以分辨病情。
-
问诊
询问自觉症状、了解既往病史、饮食喜恶、生活习惯、工作及生理(月经)等多种情况。
-
切诊
是指用手触按病人身体来进行诊断。主要可以分为切脉的"脉诊"及诊断腹部的"腹诊"。
如上所述,精通汉方的医生将通过各种诊断方法来开出最适合患者的处方。
然而,对于这样的诊断方式,作为患者的我们也需极力配合。
需要患者和医生进行积极的沟通,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汉方药。
【指导医师】帝京大学医学部外科 副教授 新见 正则 医生